大型民俗风情组歌《赣鄱谣》走进国家大剧院
一部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赣鄱谣》创作演出综述
油菜花开金黄黄,遍地桃李亮晃晃……”10月6日晚,一曲曲悠扬清亮的赣鄱民谣旋律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穹顶回荡,余音绕梁,不绝如缕。剧院内,两千余个座位座无虚席,全场观众一次又一次用雷鸣般的掌声表达了对《赣鄱谣》动人旋律的喜爱。观看演出的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罗扬对演出连连称赞。金炳华说:“《赣鄱谣》是一部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它通过生动优美的歌词、悦耳动听的民歌曲调,集中反映了江西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生态、民俗和江西人民的生活风貌,从而让人们领略到江西这块土地、江西人情感世界的无穷魅力。”
国家大剧院常务副院长邓一江感慨地说:“此次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参加者是从世界30多个国家的参赛队和国内三十多个省市几十个音乐团体中选拔出来的。江西这次能受到邀请完全是凭省文联、省音协出色的组织策划和节目质量。表演很成功,这个作品让人们知道江西不仅仅有‘哎呀嘞’,还有很多令人回味无穷的值得挖掘、整理、发展的音乐符号。江西是一个民歌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从演出效果看,江西省文联是用一种战略眼光在打造一张江西文化名片。”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白庚胜看完演出后连声称“好!”他说:“节目旋律美,结构编排好,歌词写得好!”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作曲家、《歌曲》主编田晓耕评价说:“组歌创作方向思路明确,雅俗共赏,是一部具有思想内涵和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节目的策划、创作、演出给人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歌曲》将在明年第一期发专刊介绍其中的大部分曲目。
中央歌舞团指挥家杨春林称赞道:“《赣鄱谣》比较集中典型地反映出江西的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地域色彩。‘民歌博览周’,顾名思义,应该是以民歌为主,既然如此,采用原生态的民歌和音乐直接表演也是无可非议的。江西有《请茶歌》《十送红军》等著名曲目,拿来直接表演也可以,但是《赣鄱谣》却是全新创作的,成功的难度很大。但江西代表团在国家大剧院的成功演出和观众的热烈反响,证明了《赣鄱谣》创作的成功。这既是江西文艺界领导的正确决策,又是歌词歌曲作者的成功创作,当然也是与南昌大学艺术和设计学院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以及参加演出的同学们的努力分不开的。”
江西民歌资源极为丰富,可用“浩如烟海”来形容。在上个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有关部门收集整理了江西各个历史时期、各地区不同民族的各种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的民歌共1.6万多首,其中的1262首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当中的《斑鸠调》《十送红军》《苏区干部好作风》《红米饭、南瓜汤》等作品脍炙人口,入选了各大音乐学院教材。
大约半年前,获知国家大剧院准备举办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赣鄱谣》总策划、江西省文联副主席余大喜就思考从江西民歌文化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整合长歌、打鼓歌、弋阳腔、青阳腔等具有鲜明江西特色的民歌音乐符号,整体包装推出。经过多番考虑、比较,省文联决定创作一台大型民俗风情音乐组歌《赣鄱谣》,并邀请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师生合作演出。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熊伟、邓伟民等音乐主创人员到鄱阳湖等地深入生活,挖掘整理出12首最典型的江西民歌曲牌,由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华担纲歌词主创,以独特的 《喊春》《张灯》《唱彩》《接福》四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表演结构。音乐组歌以赣民俗为主线,充分整合民间曲牌,既有独唱、对唱,又有合唱;既强调原生态,又追求现代感;力图在民俗风情的演唱中表现人们热爱家园、建设家园、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生活情趣,展示斯土斯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魅力和家园意识。
余大喜说:“我们通过此次演出,深深感到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经济要抓项目,文化建设也要靠抓项目才能成功。我们就要从江西文化建设发展的角度,以战略眼光推出一张代表江西地域文化特色的名片。项目抓对了,抓到了点子上,文联就会产生凝聚力,就会通过这种有利于江西的项目出人才,产生社会影响。”余大喜说,江西有着丰富的环境资源,也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山美、水美、人美,文化底蕴深厚。文联搞过四套大型的文艺集成,如民歌集成、民舞集成等,这些都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民间音乐有许多还保留在一种原生态,我们的主创人员经过挖掘,作了一些加工整理,在保留原汁原味曲牌特色的同时,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特点的歌词,这些歌词很通俗,很平民化。例如:“我们山歌牛毛多”就是一种具有时代感的“草根”语言,生动形象。《元宵游灯》反映了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为生活在赣鄱大地而自豪的心情。而《唱彩》中的《祝鼓歌》采用赣剧音调与民谣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旋律儒雅,带有女性特有的魅力,亲切语调连绵不断,准确地塑造了母教子时耳畔絮语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赣鄱大地人杰地灵、耕读传家的地域文化特色。听了能勾起游子一片思乡情,回忆起遥远的家乡。由此打开了我们对历史的记忆,拓展了民间文化的表现空间。
谈到歌词创作,刘华深有感触。作为作家,他一直对赣鄱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过多年深入研究并出过专著,接触多了,有了丰富的积累,写起来灵感勃发,轻松自如,一气呵成。他说:“歌词创作首先力求准确把握民俗事相中所蕴涵的民俗思想,反映出老百姓希翼幸福、美满、安康这些最朴实的生活理想。其次,从民歌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采撷语言。比如在《锄山忙》《婚誓》中,有些比喻是来自原生态民歌的,根据创作构思集中起来,串联起来,并使之升华。”他说,“结识一方土地,需要抵达它的节日,抵达它的内心,抵达乡村每个盛大典仪的现场。因此我创作歌词力戒语言的大而空,突出其民俗意味,如运用‘红’的意象以突出和渲染场面气氛。”
《赣鄱谣》总导演、江西省舞协主席赵小元说:“我们的思路就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按照现代音乐手段改编,从中折射出江西特有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生态。”他说,“这11首民歌的出现,给全国音乐界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江西民歌体系,把赣南、赣东北、环鄱阳湖地区这些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歌就像捏拳头一样捏成一个整体,表现了江西这方水土老百姓的心情、情趣和理想追求。”组歌的第一部分《喊春》表现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文化的劳作方式。第二部分《张灯》表现的是江西老俵的爱情生活。第三部分《唱彩》以表现江西书院文化、崇文重教为主题。“宋家出了个宋应星,王家出了个王安石;曾家谱上画曾巩,朱家堂上坐朱熹。……汤家出了个汤显祖,黄家出了个黄庭坚;文家气节文天祥,杨家才情杨万里。”一下子就将人文辈出的历史展现出来,表达了百姓成才取义的理想追求。第四部分《接福》表现了赣鄱大地丰富多彩的风俗年俗,唱出了劳动人民开朗、乐观的性格。
曲作者熊纬在谈到创作时说,游走在民间和现代之间,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我在《赣鄱谣》创作中的方向。江西师大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邓伟说:“通过组歌《赣鄱谣》的构建过程和本次国际民歌节的观摩,我们深深认识到传统民歌的演变是传统因素与现代艺术互渗、整合和文化的重构。民歌的发展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规律,没有演变就不会有那么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传统民歌也是按照这样一种变迁在发展,并在发展中逐渐保留其精华而走向新的形式,成为能反映当代人民群众情感、民族情感、寄托乡情、弘扬民族品格的新民歌。”
赵小元说:“通过这次创作有一个认识,那就是江西民歌如不依附于老百姓的情感、生活,不和当地音乐发展趋势结合,当代江西民歌音乐就难以推广、推介开来。”他说,“江西民歌是汉族的形式,不像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基本上是说事型,所以我们用了组歌合唱的形式,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效果。这将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定会推动江西民间文艺的发展。”
《赣鄱谣》能进入国内最高音乐殿堂演出,令演员们兴奋和自豪。江西师大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领唱郭艳燕说:“越唱就越喜欢江西的民歌,越唱越觉得江西民歌丰富多彩,江西民歌将是我的艺术努力方向。”兴国山歌歌舞团演员钟美华在《哭嫁》中担任主唱,她说:“为了指导我的演唱,导演、音乐总监等老师中秋节都没有休息。”演出结束后,很多演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她们来说,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将成为一生中最令人难忘的美好记忆。
赵小元说:“当初创作组歌是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上考虑的,现在认识到,在此背景下,通过这个平台,打造一个地域文化名片,使人们更多地了解江西,民间音乐不失为一个好抓手。”他表示,将继续对《赣鄱谣》进行丰富和完善,以期望用数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为一个精品。